郭呈利委员:
收到您所提《关于真正落实国家金融优惠政策,落实对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1公里的建议》的政协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研究提案内容,梳理相关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面对企业融资难题,新乡市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持续用好“线上+线下”服务方式,实现银企常态化实时对接,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细,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一、落实金融惠企政策,加大纾困帮扶力度
为助推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全市金融系统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惠企政策精神,同企业一起渡过难关,一是全力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定期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同步推介至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机构月调度工作机制,坚持每月调度信贷投放情况,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截至5月底,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1.27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较年初新增140.78亿元,位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速12.71%,高于全省平均4.4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5位。二是贯彻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信用记录良好、有发展前景、暂时困难的企业,要求各银行机构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根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申请,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本息最长可延6个月。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延期还本户数6810户,还本金额67.89亿元;延期还息户数329户,延期还息金额1.69亿元。三是持续推动融资成本下降。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信贷融资收费和服务价格管理规定,合理确定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前4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承担或减免信贷相关费用1508万元,截至4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1%,较年初下降0.8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较年初下降0.78个百分点。
二、常态化对接服务,助企企业融资
坚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增进银企沟通和互信,打造“政府搭台、银企协作、信息共享、互利共赢”新局面,一是推动对接上云端。加强线上信息共享,推动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在新乡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提出融资申请,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精准对接,对符合放款条件的企业及时放款,对需要线下进一步对接的企业持续沟通衔接,实现24小时实时不间断对接。2022年,开展以“引金融活水 助企业发展”为主题的线上对接活动,在平台开设“金融产品”直播间,每周三金融机构选择4-5款金融产品,就企业关注的准入条件、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流程等重点讲解,企业可同步参加视频会议进行线上互动,先后举办线上银企对接活动19次,参与企业千余家,达成签约金额18亿元。二是推动对接制度化。新乡市建立了“月对接、季分析、半年路演、年度座谈、线上实时”的常态化银企对接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2022年又完善建立了金融机构月调度工作机制。按照“形式多样、分层推进、精准对接”的原则,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融资需求,结合金融机构的不同特色,分层次、分行业、分机构开展专题政金企对接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50余次。三是转变金融服务方式。开展“金融助万企”“行长助万企”专项行动,新乡市金融系统全员上阵,选派千名金融服务员,金融服务从“开门迎客”向“上门服务”转变,实现一产二产三产和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双创团队等各类市场主体金融服务全覆盖,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融智”专业的“管家式”服务。2021年以来,“万人助万企”活动共收到涉及金融领域问题165项,已解决150项。深入各县(市、区)走访调研企业3862家,为企业融资211.46亿元,企业满意度达100%。
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氛围
加快信用资源整合应用,筑牢信用基础,提高信用“含金量”,为银企合作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是全方位收集企业信息。依托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汇聚,整合税务、公安、民政、房管、市场监管等省市17个部门、108类数据,以及省“信易贷”平台、省“信豫融”平台和市信用共享平台65类数据,为金融机构免费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的政务数据查询服务,金融机构可根据需要“1分钟”完成相关数据调用,二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诚信文化建设,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搭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新乡”门户网站,强化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拓宽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推广信贷客户信用承诺制度,引导企业珍惜信用,坚守诚信底线。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自身诚信建设,提升员工履约践诺意识,营造了“社会参与、共建信用”的社会氛围,形成“守信处处受益、失信寸步难行”的社会导向。三是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对涉金融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理周期,提高审批效率;实行涉金融“逃废债”执行案件领导带头督办制度,提高案件执行效率。2021年以来,全市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内执行率达99.19%,有力保护了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四、强化政策支撑,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一是开展制造业融资提升专项行动。按照“问题导向、公平公开,点面结合、重点倾斜,差异实策、精准激励”原则,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信贷投放与政府资金存放挂钩政策机制。从2021年6月开始,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制造业企业,将所有能够调配的财政性存款、账户开立等奖励,与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投放挂钩,根据金融机构对制造业贷款新增投放额,按照20%的比例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奖励,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投放额,按照5%的比例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奖励。同时建立重点制造业企业名录库,对名录库内每家企业净增加的贷款投放,按照贷款期限、担保方式以及贷款利率的不同,匹配比例不低于10%的政府性资金。机制实行以来,全市共为金融机构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17.68亿元,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新增额、制造业贷款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第6位、第7位。二是设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信用不足、金融机构不敢贷等问题,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完善贷款风险共担机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对于企业贷款出现本金逾期或欠息形成的不良贷款,给予10%~30%比例的风险分担。自分担机制建立以来,各银行机构通过平台发放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计1281笔,贷款金额17.31亿元。三是完善银行机构考评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奖励方式和奖项设置,丰富了评价指标,将中长期贷款、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营商环境评价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范围,设立金融支持新乡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创新单位奖项,每年对排名前8位的银行机构和获得金融创新奖的单位奖励专项培训名额和政府性资金日常存放,进一步强化了对银行机构的激励和引导。
下一步,市金融局还将着力优化全市金融领域营商环境,为银企双方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融资获得感。
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2022年6月2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金融工作局 0373-3696765
联 系 人:祝晓琳
邮政编码: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