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潘建文委员:
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司法审查力度营造新乡民营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的建议》,市金融工作局高度重视,结合部门职能,答复如下:
一、整体情况
我市企业担保链风险问题始于2012年,企业担保链复杂、隐蔽,网链交织,风险波及范围广、涉及金额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担保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始担保链风险化解工作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工作实际以及赴温州的学习经验,形成了“企业担一点、银行让一点、政府帮一点、司法快一点”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企业积极自救、银行同进共退、政府积极有为、司法保障有力的政、法、银、企四方联动的企业担保链风险防范和化解体系,为破解互保贷款企业发展困境提供强力支持。通过近年来的积极应对,目前,我市的企业债务风险整体形势平稳可控,从各项金融数据的情况看,金融形势也在稳中向好。
截至5月底,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1.27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较年初新增140.78亿元,位居全省第5位,已完成全年贷款投放任务(320亿元)的43.99%;同比增速12.71%,高于全省平均4.4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5位。6月初,市金融、人行、银保监部门联合出台“金融十条”,启动信贷投放“百日攻坚”行动,力争上半年实现各项贷款较年初新增180亿元,确保实现信贷投放“半年红”,预计余额同比增速达到12%。截至5月底,全市不良贷款余额52.88亿元,不良率从年初的1.9%下降至1.87%,资产质量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同时,我市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案件29起,追缴现金(盘活)41062.13万元,查冻扣各类资产价值7342.61万元。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逃废债”刑事案件10件。受理金融机构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案件共1140件,执结486件,执行到位金额38676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分类施策,重点化解。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组织有关各方共同对企业进行科学甄别,分类对待,有保有压,对保护类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对帮扶类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整体化解方案,对资不抵债企业加快市场出清,对逃废债企业严厉进行打击。同时对处于担保链关键位置,社会影响较大的企业要作为帮扶化解重点,以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化解效应。
(二)强化支持,化解风险。一是我市建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帮助企业转贷续贷,防范新发风险;二是与民营资本合资设立融资担保公司,对全市的融资担保体系进行重塑,提升融资担保能力,降低互保风险;三是引入市场化处置机制,针对重点企业设立担保链风险化解基金,通过股权或债权的投入帮助企业切断对外的不良担保风险;四是持续开展不良资产回购,帮助企业消化存量风险。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一是建立银企协调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广“主办银行制度”,后又积极落实“债委会制度”,分别从“银行与企业” “银行与银行”两个层面共同稳固互信关系;二是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在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上,建立了企业信用红黑榜定期发布制度,向全市金融机构筛选发布了重点支持企业白名单;三是强化司法协调。强化府院协调和联动,积极鼓励差异化的司法处置,引导债权银行追偿时“先清偿后代偿、先抵押后保证”;四是加强企业引导。持续推动企业上市,增强企业资本运作意识,规范企业管理,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增强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下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按照原有工作思路,落实国家、省、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要求,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防范和化解企业担保链风险工作。一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针对我市的重点企业,稳贷为先,发展中逐步化解,通过不抽贷、不压贷,稳定银行贷款,并积极向市政府建议发挥政府平台公司作用,探索通过平台公司介入帮助企业盘活资产。二是加快融资担保体系的重塑,增强市级担保公司资金实力,一方面积极与省级担保公司合作,争取业务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探索对县级担保公司的整合,增强担保能力。三是进一步优化信用环境,继续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的运用,严格落实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的机制,大力宣传守信企业典型,加快信用示范城市创建,不断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持续开展金融助万企制造业专项提升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
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2022年6月2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金融工作局 0373-3696025
联 系 人:乐莎
邮政编码: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