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第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3-20 17:07:21 发布人: 阅读次数:1515次

卫东委员:

    收到您所提《提高万人助万企活动实效 确保惠企政策落细落实》的政协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研究提案内容,梳理相关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市金融局积极贯彻活动精神,在金融领域开展“金融助万企”专项活动,强化银企对接,为金融机构和企业之前搭建沟通桥梁,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细,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一、强化线上对接服务,打造常态化对接平台

围绕破解融资对接过程中“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痛点,上线新乡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信用评价、产品直播”等功能模块,实现“一张网”覆盖全市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一键式”对接,方便企业融资。坚持24小时在线服务,为融资供需双方提供类“网络零售市场”式对接模式。全市所有中小微企业均可在平台免费注册,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作为“买家”既可以直接选购融资产品,又可以发布个性化需求;金融机构作为“卖家”,可以将融资产品在“金融超市”发布,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抢单”服务。目前,平台累计入驻金融机构33家,发布金融产品202种,注册企业数39136家,银企对接共计4722笔,实现放款4655笔、贷款金额89.65亿元。注册企业数、贷款笔数和金额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第4位、第3位。“屏对屏”连线,助推银企互动。二是是“一次性”查询,把控放贷风险。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汇聚,整合税务、公安、民政、房管、市场监管等省市17个部门、108类数据,为金融机构免费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的政务数据查询服务,金融机构可根据需要“1分钟”完成相关数据调用,同时平台融合大数据评估、贷后数据监控等功能于一体,既减免了金融机构尽职调查手续,又提高了风险防控精准度,让金融机构有据可循、贷得放心。三是“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对于线上的信贷产品,企业在平台上3分钟”可完成线上贷款申请,金融机构通过风控模型自动审核放款,银企全程“0跑腿”,有效解决了贷款手续繁琐、提交材料多、核贷时间长等问题。四是“屏对屏”连线,助推银企互动。2022年,开展以“引金融活水 助企业发展”为主题的线上对接活动,在平台开设“金融产品”直播间,每周三金融机构选择4-5款金融产品,就企业关注的准入条件、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流程等重点讲解,企业可同步参加视频会议进行线上互动,先后举办线上银企对接活动19次,参与企业千余家,达成签约金额17.9亿元,荣获全省一季度线上常态化银企对接先进地市。

    二、把脉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重点领域

    聚焦全市重点领域,结合金融机构优势特色,分层次、分行业、分机构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对接制度化。新乡市建立了月对接、季分析、半年路演、年度座谈、线上实时的常态化银企对接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2022年又完善建立了金融机构月调度工作机制。按照形式多样、分层推进、精准对接的原则,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融资需求,开展专题政企对接活动。2021以来,召开银企对接活动150余次开展重点领域专项对接。聚焦三个一批、城市更新、社会民生、乡村振兴、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等省市重大项目“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供应链金融”等重点支持领域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开展融资推介活动,提升重点领域和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先后召开10余次专场银企对接会,达成签约项目150项,金额18亿元,摸排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向银行机构同步推介,推动全省首笔“专精特新“贷落地新乡。三是转变金融服务方式。开展金融助万企”“行长助万企”专项行动,新乡市金融系统全员上阵,选派千名金融服务员,金融服务从开门迎客上门服务转变,实现一产二产三产和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双创团队等各类市场主体金融服务全覆盖,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融智专业的管家式服务。2021年以来,“万人助万企”活动共收到涉及金融领域问题165项,已解决150项。深入各县(市、区)走访调研企业3862家,为企业融资211.46亿元,企业满意度达100%

二、落实金融惠企政策,加大纾困帮扶力度

      为助推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全市金融系统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惠企政策精神,同企业一起渡过难关,一是全力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建立金融机构月调度工作机制,坚持每月调度信贷投放情况,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截至5月底,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1.27亿元,位居全省第4位;较年初新增140.78亿元,位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速12.71%高于全省平均4.4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5二是贯彻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信用记录良好、有发展前景、暂时困难的企业,要求各银行机构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根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申请,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本息最长可延6个月。一季度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延期还本户数6810户,还本金额67.89亿元;延期还息户数329户,延期还息金额1.69亿元。三是持续推动融资成本下降。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信贷融资收费和服务价格管理规定,合理确定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前4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承担或减免信贷相关费用1508万元,截至4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1%,较年初下降0.8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较年初下降0.78个百分点。

三、强化政策支撑,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一是开展制造业融资提升专项行动。按照问题导向、公平公开,点面结合、重点倾斜,差异实策、精准激励原则,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信贷投放与政府资金存放挂钩政策机制。20216月开始,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制造业企业,将所有能够调配的财政性存款、账户开立等奖励,与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投放挂钩,根据金融机构对制造业贷款新增投放额,按照20%的比例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奖励,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投放额,按照5%的比例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奖励。同时建立重点制造业企业名录库,对名录库内每家企业净增加的贷款投放,按照贷款期限、担保方式以及贷款利率的不同,匹配比例不低于10%的政府性资金。机制实行以来,全市共为金融机构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17.68亿元,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新增额、制造业贷款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第6位、第7位。二是设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信用不足、金融机构不敢贷等问题,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完善贷款风险共担机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对于企业贷款出现本金逾期或欠息形成的不良贷款10%30%比例的风险分担。自分担机制建立以来,各银行机构通过平台发放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共计1281笔,贷款金额17.31亿元。三是完善银行机构考评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奖励方式和奖项设置,丰富了评价指标,将中长期贷款、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营商环境评价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范围,设立金融支持新乡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创新单位奖项,每年对排名前8位的银行机构和获得金融创新奖的单位奖励专项培训名额和政府性资金日常存放,进一步强化了对银行机构的激励和引导。

 下一步,市金融局还将着力优化金融领域营商环境,持续开展“金融助万企”活动,为银企双方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助企纾困解难,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融资获得感。

     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202262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新乡市金融工作局  0373-3696765

人:祝晓琳

邮政编码: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