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就冲刺 开局就争先
全市金融工作实现“首季红”
春山在望、芳草可期。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坚定聚焦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信贷投放、企业上市等各项金融工作实现“开门红”,在“拼经济”中奋力展现金融担当。
强化调度引导,新增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扎实开展稳信贷增长一季度“开门红”活动,落实金融机构月调度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推新增贷款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3月底,各项贷款余额达3190.54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178.82亿元,新增额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多增39.25亿元,余额、新增额均居全省第4;余额同比增速13.1%,高于全省平均3.1个百分点。
聚焦资本市场,推动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启动“登顶太行”企业上市倍增行动,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培育服务,推动优质企业加速上市步伐。1月17日,河南昇瑞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昇能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459.HK)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全市上市企业数量增至11家。日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花溪科技登陆北交所,成为中原农谷区域内首个上市的农机装备企业,同时实现了我市企业北交所上市零突破。
坚持项目为王,重大项目金融保障有力。聚焦“中原农谷”战略,推动省级层面出台金融支持专项政策文件。卫辉灾后重建一期项目贷款累计发放到位16.25亿元;飞地产业园卫材园中园项目获农发行5.5亿元授信支持,首笔贷款1.98亿元已发放到位;济源到东明高速公路(新乡-长垣段)项目获中原银行17.48亿元信贷支持。落实落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今年以来,推动20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获得19.95亿元资金支持,目前全市累计有71个项目获得64.21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11个项目获得7.2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支持。
紧盯重点机构,提升地方金融服务能力。截至一季度末,新乡中新担保已获金融机构授信38.81亿元,业务规模大幅提升,担保余额7.41亿元,新增担保4.68亿元,较2022年增长170%,其中,专项特色业务实现较大突破,新增“运通贷”“专精特新贷”“预制菜专项贷”“防腐贷”贷款担保业务30余笔、1.58亿元。积极落实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推动农信担新乡分公司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新增政策性业务3.3亿元,支持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
树牢为民理念,扎实推进房地产领域融资。建立省市两级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制度,多次开展房地产行业专题银企对接活动,引导各银行机构利用好各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全力做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和配套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先后获得两批保交楼国家专项借款,借款金额共计13.15亿元;积极推进配套融资落地,两批项目均已明确牵头银行,目前均正在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
防范化解并重,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及案件攻坚,控增量减存量,一季度全市非法集资案件结案销号5起,无新立案件,在全国两会等重点时间节点未发生来自金融、处非领域的信访事件;建立担保链风险化解周报告机制,跟踪推动属地政府、银行机构、相关企业协调对接,重点企业资产盘活和新增融资等事项取得新进展;纵深推进金融领域“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不断优化金融网络环境。
下步,全市金融工作将继续以实干践行使命,用责任谱写担当,锚定“两大跨越”“产业兴市”“十大工程”以及中原农谷建设等发展战略和目标,靠前服务、主动对接,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保障。